查看原文
其他

贵州:医养结合托起健康“夕阳红”

健康贵州 2022-06-14


“在这里,我们被照顾得挺好的,服务员很体贴人,还有就医这块是最适合老年人现在的晚年生活了,方便得多,有保障,孩子们也挺放心。”在安顺市经开区三合亲情医养中心,老人王大伦开心地说。
作为安顺市首家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,该医养中心共有床位245张,按照一级综合医院标准设置内科、外科、中医科、康复科4个临床科室。在这里,老人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乐。
安顺市经开区三合亲情医养中心,是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生动缩影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,我省以健康老龄化为目标,立足省情,因地制宜,强化示范引领,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路径,通过政策推动、改革推动、创新推动等,推动医疗与养老在政策、资源、服务等方面的有机融合,有力地托起了健康“夕阳红”。



从制度层面发力,让医养结合更顺畅


家家有老人,人人都会老。

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贵州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93.14万人,占常住人口的15.38%,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45.65万人,占常住人口的11.56%。随着老龄化不断加深,老年人对老龄健康和医养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。

“医养结合”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,让老年人在获得养老服务的同时,能方便快捷地获得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,是医疗资源对养老服务的渗透、介入和融合。医养结合,实际是两个概念:一是“医”,医疗;二是“养”,养老。提升医养结合能力,应先要从制度层面发力,让医疗与养老结合得更加平滑、顺畅。

近年来,我省加强政策支持,先后出台《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》《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》《省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关于建立完善贵州省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印发<医养合作框架协议书(范本)>的通知》等文件,为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。

同时,加强科学谋划,通过推动“养中有医、医中有养、两院一体、医养签约”等多种形式,推进构建覆盖机构、社区、居家的医养结合服务格局。截至2021年底,全省有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84家,医养签约1015对。

与此同时,我省不断加强试点示范,通过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县、省级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、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试点等创建工作,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路径,创新医养结合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。

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安佳坪东颐养园,不仅有舒适的环境让来这里养老的老年人流连忘返,更有温馨的养老房间——床头设有紧急呼叫系统,床铺更是专为老人贴心设计了自由调节高度和安全把手,床边设有吸氧机、睡眠监测仪等医养设备,所有设施设备都进行了防滑、防摔、防撞等适老化改造,处处彰显着养老服务的贴心细节。

截至目前,全省已累计建设76个省级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、160家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试点。创建首批9个医养结合示范县。

养是基础和依托,医是保障和支撑


“我在这里住了2年多,护理人员对我们很关心,而且服务耐心、细心、暖心、贴心,我们在这里生活开心、幸福。”90岁的老人杜鹤仙精神矍铄,思维清晰,退休前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。

老人口中称赞的地方叫云岩区渔安街道养老服务中心,是贵阳市启动建设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后设置的贵阳贵安首批16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之一。

“我们现有专业医疗和护理团队40余人,设置60张床位,配套内设康复理疗室、B超心电图室、国医堂等,增设了休闲书吧、养生茶吧等10多个康养服务功能区。”据负责人曾祥昱介绍,中心主要为渔安、水东等周边街道(镇)3万多老年群体,以及重庆、成都等省内外老年人提供膳食、康复、医疗等“一站式”康养服务,还为失能、半失能、空巢孤寡和低收入等困难老年人群体提供专业化、个性化、公益化护理与医疗服务。

为切实增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,近年来,我省狠抓“四个落实”,全力推进老龄康养工作。

我省抓好落实工作原则,准确把握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之间关系,养是基础和依托,医是保障和支撑,明确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,在为养老服务提供医疗支撑方面着力。

抓好落实老年健康服务工作,开展失能老年人评估指导和健康服务工作,2021年全省完成老年人失能评估18241例,信息录入率列全国第一;推动建设老年病专科医院,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病科达39.18%;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,全省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800个;开展老年营养食堂环境建设,完成5家医养结合机构营养食堂环境建设改造。

抓好落实服务质量监管,建立67人的老龄健康专家库,联合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定《贵州省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》,在全省开展为期3年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,2021年组织专家深入各县区对36家医养结合机构开展督导。

抓好落实医养服务人才培养,举办“老龄健康管理人员培训班”“省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培训班”,组织参加国家“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线上培训项目”“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”,2021年共培训920人次。

多种模式并举,医养结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


2021年以来,开展老年心血管造影、心脏支架等手术300余台次,提供专业健康管理2500余人次、专业康复治疗600余人次——作为贵州省首批“医养结合示范县”,黔东南州三穗县积极探索县域医养融合发展新路径,做优“医养、康养、旅养”三项服务,着力打造山地优质养老品牌。

近年来,三穗县将“医养结合”纳入城乡“医共体”改革一体化推进,高质量打造县域医养结合医疗服务体系。目前,三穗建成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、1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,建成养老机构4所,床位500余张,配置老年病康复、治未病、照护中心,为老年人养病治病提供优质医疗条件,全力做优“医养”品牌。

“医养结合”的“三穗模式”,是我省积极打造的“医养结合”多种模式之一,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。

“医办养”模式——三穗县推行“四种模式”打造区域养老中心。该县投入资金4.5亿元,利用高铁新区2000亩可用地,建成新中医院、黔东(三穗)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、残疾康养中心、军人疗养中心等医养项目,打造黔东(三穗)康养产业示范园。

“养办医”模式——安顺市金太阳老年公寓开设一级医疗机构,定期为入住老人开展健康服务,并开办了特色中医康复理疗,实行疗养、康复、保健、生活照料为一体的运行模式。

“医养签约”模式——贵阳市花溪区镇山老年公寓与西湖医院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,由西湖医院为该老年公寓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。医院医生定期巡诊,上门问诊,为老年公寓老年人开通绿色通道,老人突发疾病可向合作医院及时转诊。

“两院合一”模式——遵义市汇川区板桥中心卫生院与板桥敬老院开展签约服务,实现“医”与“养”深度融合,一方面为敬老院特困供养老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,另一方面满足了旅游度假游客的医疗需求,助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。

岁月催华发,人间重晚情。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老龄化、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。伴随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和持续完善,贵州未来的医养结合事业和产业必将逐步构建起多层次、全方位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,有力地托起近600万贵州老年人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。

供  稿 | 贵州健康报记者 杜再江


编  辑 | 高学军    排  版 | 石磊

签  发 | 龙艳       审  核 | 曾韬

主  办 | 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

往期回顾

上海市委常委、市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看望慰问贵州省援沪医疗队(中医分队)

4月22日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发布(附全国中高风险地区)

坚持科学佩戴口罩,加强防护不放松


觉得不错就点个“在看”呗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